
起诉法院第一步:写《民事起诉状》,特别要注意的问题
在很多当事人看来,民事起诉状无非就是一个简单的几页纸的事,不过就是律师写几个字罢了,并不需要多少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。但事实真的如此吗?
看似简单的民事起诉状,其作用却非同小可。一场诉讼往往是从当事人向法院提交民事起诉状那一刻开始,起诉时原告方给法官带来第一印象的就是向法院提交的民事起诉状。严格来讲,一张民事起诉状,其格式是否规范、案由是否准确、诉讼请求是否合理、事实与理由是否表述到位,文笔是否流畅,是否有证据支持,包括手头上的证据和未来需调查的证据等等,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诉讼的成与败。专业的律师事务所律师在设计和撰写民事起诉状时,会特别注意以下问题。
一、在设计和撰写民事起诉状前,首先对案件进行策略分析和证据研判,明确诉讼目标,确定实现目标的有效诉讼方案,并对确定的诉讼方案的优势、劣势、风险和证据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。
二、在确定民事起诉状内容前,应当查询和确认客户及被告的基本信息,保证民事起诉状中列明的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真实、准确、有效。应当充分模拟被告可能采取的抗辩策略,并对此提出应对方案,包括对被告可能提出的证据内容进行的抗辩策略,以控制诉讼预期。
三、在确定民事起诉状基本内容后,应当依据案件的具体特点和起诉的诉讼请求与委托人(客户)对原定的诉讼策略和诉讼请求进行沟通。这个过程可能要进行多次,甚至可能要展开内部的辩论或研讨,辩论或研讨越多,起诉状就越全面,对方就越难以反驳,为胜诉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。
四、对委托人提供的证据及可证明的事实进行全面分析,并依据案件需要选定提交法院的证据并制作证据清单。拟提交法院的证据和证据清单确定后,再撰写民事起诉状。委托人如果处于诉讼劣势的地位时,民事起诉状的内容设置应当有利于促进委托人(原告)与被告的和解或调解,以避免败诉风险。
五、在确定事实证据的同时,就应确定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、案由以及诉讼请求的法律基础,充实民事起诉状中的理由内容。在叙述理由时,应当向委托人核实和确认民事起诉状中陈述的事实是否有证据证实,以及该证据能否提供原件,并对证据出示效果进行分析,拟定应对措施。
六、通过法律专业知识系统查询案件可能涉及的相关法律规定、司法解释、司法政策以及案例,并以律师的办案经验作出综合的判断。
总之,一份民事起诉状就像一个健康人的身体一样:大脑清晰,心脏正常,筋络通顺,形体美观;同样,一份能赢得法官的青睐、能使案件赢得胜诉的民事起诉状,应该是:格式规范,案由准确,诉讼请求合理,事实与理由表述到位,文笔流畅,证据运用得当,等等,这些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。可以说,在上述问题上,律师花的时间越多,胜诉的可能性就越大。